此前,有一位妈妈满脸愧疚地跟天童教育的老师聊到说:自己之前因为一件小事,对孩子发脾气了,吼了孩子,那个时候自己心情不好没控制住,平常不会这样的。没想到孩子特别害怕,这几天都有点胆小了。对此,这位妈妈表示特别内疚,觉得不应该吼孩子,害怕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。
其实,天童认为,普天之下妈妈们都希望自己是好妈妈,温柔不发怒,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,妈妈并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保持着温柔可亲的模样,一声吼还是时有发生的事情。更何况孩子并不会那么“小心眼”,可能一两天过后就不记得了。
要知道,有时候父母吼孩子,也是为了孩子好,不是说一定不能吼孩子,要视情况而定。比如有些吼,却是势在必行!生活中,危及安全的事情,是非常多的。当孩子处于危机关头,父母一声大吼,可以在瞬间震慑住孩子,打断了孩子的下一步行动,从而将危险止于未发生时。
当然,家长尽量不要因为情绪问题对孩子频繁地大吼大叫,像前文那位妈妈,就是有愧疚心的,说明她明白大吼大叫对于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很不好。那么该吼的时候就得吼,让每一次吼 都有价值和意义。聪明的妈妈,应该要懂得吼完后的善后工作。在平复心情后,必须要和孩子来一次交谈,告诉他:你当时的心情和感受,让他理解你当时为何有如此“粗暴”的反应。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小道具来辅助他理解。而这也是天童老师给予那位妈妈的建议,吼要少,但真的吼了,考虑一下事后方法,给予孩子补偿,相信也能很好解决“吼”带来的事后问题。